2019年已經過去了一多半,在今年,中國商業世界發生了非常多變化:
抖音和快手進一步鞏固短視頻行業霸主地位;斗魚和瑞幸跑去美國敲鐘上市;“私域流量”一詞大火,引得眾多媒體人追逐;李佳琦1分鐘賣出14000支口紅在網絡爆紅······
2019年的商業世界有太多變化,這七個月以及未來有兩個很關鍵的詞,叫作“局部繁榮”,和“幸存者偏差”,它們又將如何影響你呢?
一晃眼,今天已經是八月了。七個月已經過去了。2019年的賽程過半了。
這七個月以及未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有兩個很關鍵的詞,叫作“局部繁榮”,和“幸存者偏差”。
各行各業已經全部進入局部繁榮的狀態了。
新 B(字節跳動)A(阿里)T(騰訊)的廣告收入持續上漲,再加上百度,這四家的廣告收入基本超過剩下的所有廣告公司。如果我們看財務報表組成,那么這四個科技企業,其實都是大型廣告公司。
今年上半年豪華車整體銷量超過了140萬輛,同比增長7.2%。其中寶馬在6月份的銷量同比大漲20.9%,奔馳以34萬4657輛緊隨其后。
但是,根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995.4萬輛,同比下降9.3%。一增一降,差距巨大。
2018年餐飲收入42716億元,同比增長9.5%,2019年上半年也維持著這個增速。數字上是高于GDP增速的。
但是根據《中國餐飲報告2018》顯示,餐飲行業的閉店率高達70%,餐廳平均壽命只有508天。
特別火的茶飲品類在一線城市的閉店率是55%,二線城市的閉店率是35%,三線城市是13%,也就是說在一線城市兩家里必然要倒閉一家。但以Luckin為代表的企業,迅速擴張,在18個月里實現了納斯達克上市。
房地產冷凍后,和新房捆綁銷售的企業(門,窗,地板,家電等)數據都非常堪憂。但帶來的是舊房改造市場的快速增長,同時全屋定制的增長亦非常兇猛。
中國酒店業在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繁榮周期后,宏觀數值上已經進入了漫長的去存量的艱難周期。
但是尚美生活集團在2019年的上半年,得益于對下沉市場的十余年的專研和深耕,實現了超高速增長,旗下尚客優,蘭歐等酒店品牌新增門店逼近1000家。這個從小縣城起步的酒店,正在一步步實現逆襲。
2019年上半年民間VC機構募資根據不同版本的數據均顯示,大概募資率斷崖式下跌90%。與此同時,大量資金傾向于避險,諸多渠道的保本型理財產品,在四月五月就完成了上半年的指標。
2019財年第二季度,全球奢侈品集團之一LVMH 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15%至125億歐元,其中強勁的動力來自于中國。
與此同時,國內大量紡織廠在這個夏天并沒有收到秋冬款的訂單,廣州很多化妝品代工廠開工率不足,2018年12月國內珠寶首飾綜合增長只有2.8%
以家樂福為代表的線下商超身陷泥沼,但是名創優品在這個夏天,通過與漫威、故宮等各大IP合作,成功得將銷售額、人流量、品牌勢能齊齊拉高。名創優品曼谷漫威黑金店,更是創下了日銷40萬人民幣的歷史記錄。
這是冰與火之歌,這是地獄與天堂,這是一場諾曼底登陸。
很明確的便是,分化會持續,并且愈演愈烈。繁榮定將持續,但是他的局部特性更明顯了。
可以這么說,所有行業的綜合性平均數據,已經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了。
你看看汽車,餐飲,酒店,服飾,金融,哪個不是這樣?
第二個關鍵詞是:幸存者偏差。
幸存者偏差是指,當取得資訊的渠道,僅來自于幸存者時(因為死人不會說話),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。
此規律也適用于金融和商業領域。存活下來的企業往往被視為“傳奇”,它們的做法被爭相效仿。而其實有些也許只是因為偶然原因幸存下來了而已。
用更通俗的話來講,就是你和你朋友各自成功得地追到了一個女神,你們兩特別巧合的是每次見女神都不知道為什么穿了藍色的衣服,這不等于穿著藍色的衣服就能追到女神。
這在中國過去四十年的商業史上過于明顯。各種場合充斥著荒謬的成功言論和總結,但往往都是錯的。
事實是,當大勢離開的時候,你怎么做都是錯的。
生產要素的價格是有周期的,在不同的周期里,不同的要素價格不一樣。持續性的成功是來自于對全要素,全市場與長周期的深刻理解。但大多數都根據自己所屬的那個小節點來總結方法論。運氣好的時候,總結正好是對的。但更多的時候,是錯的。
太多的人對商業的理解,和認為穿藍色衣服可以追到女神是一樣荒謬的。
當一個周期結束后,并不會以某一天為節點立馬變成下一個周期的樣子。他總是有個過渡期,也許是三年,也許是五年,甚至是十年。
悲慘的人就是那些在末端進入,還以為自己是來抄底的人,本質上是對環境變化的漠視,以及商業嗅覺的不靈敏。
我們已經到了必須跳出幸存者偏差的時候了。
做互聯網的,以為流量是核心,錯了,效率為先才是過去互聯網打敗別人的本質。那么多互聯網企業一旦流量紅利吃完,就立刻暴露出效率的巨大不足。這幾年發展的好的,都通過組織重構率先解決了效率問題。
做零售的,以為渠道是核心,錯了,未來只有數據是核心,技術正在重構渠道,新渠道就像細胞分裂一樣出現,大量傳統渠道已經不堪一擊。只有數據是DNA,是高于渠道的。正如馬云所說:未來數據就是石油。
每一個產業,每年都好像有個新的詞匯,本質性的來說,只是在波動中,出現了利差。
我們一定要努力地與自己的慣性思考作對抗,拋開幸存者偏差,找到真正的真相,這是我們通往未來的船票。
長期價值的判斷來自于樸素的思考,而不是各種花里胡哨的分析。
2006年后,一個通過炒期貨發財的中年人,運用了各種分析方法得出一個結論:銅價肯定會跌。差一點,他就徹底完蛋了。
為什么?是他的分析手法不高明嗎?不是。
是中國長達20年的房地產周期已經展開,所有的電線,各種家電,都需要源源不斷的銅,在這個情況下,銅價怎么會跌?
所以,我們學習,我們觀察,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加冷靜,客觀,成熟,準確的人。
而不是學一堆“術”,但是這些術并沒有什么內核。所以他無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封閉的邏輯。它并不能幫助你,他只會讓你顯得自己很機智
順利的時候,我每天都思考一件事情,上一階段順利的背后,我做錯了什么?那些正確的,都不值得反復討論,說多了還容易自我膨脹,但那些好的背后一定藏著問題。
如果我們的目標是一個巨大的,高懸在頭頂的。那么我們不應該多花一分鐘去自我滿足。
昨天深夜和朋友討論:什么是創業者的悲哀。他說創業者的悲哀就是沒有成功,只有成長。
我說我不這么認為。我認為創業者的宿命與悲哀是:你的思維邏輯換成了以增長為目的的閉環邏輯后。前期確實有好處的,但有一天,你發現,增長會到盡頭,增長也不會帶來幸福感。
所以這里說到了兩個問題,第一個問題是創業者和企業家的核心能力是什么?核心能力只有一個,那就是不斷捅破天花板,捅破上一個天花板,進入下一個更廣闊的天空。
第二個問題是過去用增長的快感替代幸福的充盈感的時代,已經窮途末路。未來,創業者和企業家還需要一個能力,那就是感受和理解幸福的能力。